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7:58 点击次数:81
许仙和白素贞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,俩人情投意合,恩爱无比。但半路却杀出一个老和尚:法海。
法海认为人妖殊途,不得相爱。最终发生了什么想必各位都清楚,那便是白素贞水漫金山寺,最终不敌法海被囚雷峰塔。
虽说《白蛇传》的故事,只是民间广泛传颂的一个爱情传说,但雷峰塔却并非虚物。
上世纪20年代,雷峰塔因为年久失修最终倒塌。但当地的民众却欣喜若狂,奔走相告。杭州百姓为何喜出望外?雷峰塔又是何人所建造?在雷峰塔倒塌后又发生了什么事?
雷峰塔倒塌
1924年9月25日,当时正值民国军阀混战时期。杭州城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,自然也是兵家常争之地。
当时北洋政府时期的直系军阀头目孙传芳,正好被上头委派到此,由他担任五省联军司令。正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时间杭州城内无人比他再风光。
展开剩余94%孙传芳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号,在此立威。给自己安排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上任仪式。
当时的上任仪式选址在西湖附近的孤山岛上,这仪式还未开始,前来围观的老百姓们却被另外一件事震惊了。
“轰隆……”,随着一声又一声地巨响,人们被远处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。
这定睛一看才发现,矗立千年的雷峰塔已经倒塌。曾经高耸入云端的古塔,在此时已经尘归尘土归土,化作废墟了。
此时人群中却慢慢传出了一种声音:“孙传芳作恶多端,犯下的罪孽实在太多。上天知道此人并非良善之辈,因此使得雷峰塔倒塌,来警告他不要再增添罪孽了。”
次日,杭州城的大大小小的报纸也报道了此事,一时间议论纷纷。
但孙传芳得知此事却洋洋得意,哈哈大笑道:“雷峰塔一倒,塔下的白素贞逃出来有了出头之日,这不是预示着我的出头之日也来了吗?”
这最终却也是一语成谶了。
十一年后,孙传芳被一神秘的女子枪击,枪枪连中头颅。最终亦如曾经的雷峰塔一般轰然倒地。
只不过雷峰塔是佛门清静之地,他却是罪孽之身。
但比起上天预警这一说法,雷峰塔倒塌的原因,有着更加客观的解释。
杭州城自古以来便多蛇。根据非官方的不完全统计,2021年的四月份,杭州市市消防队接到的和蛇有关的警情,就有四百多起。
在现代建筑高耸,绿化植被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尚且如此,何况是百余年前的杭州城呢?
当时的杭州城蛇患泛滥,说是十步一蛇也不为过的。
白素贞被镇压在雷峰塔这个传说发生在杭州地区,当地的百姓淳朴且迷信,自然也是相信蛇类是惧怕雷峰塔的。
蛇类袭击杭州城百姓的事频频发生,当地渐渐有了一个说法:雷峰塔的砖块可以驱蛇。
一传十十传百,到雷峰塔下挖取砖石的老百姓越来越多,他们都想依仗雷峰塔的“佛力”庇护自己,免受蛇类的侵扰。
除去迷信的百姓,还存在着一批盗墓贼。
因为根据传说,雷峰塔下埋藏着高僧的舍利子、失传的佛经等等珍贵的佛家宝物。
这些盗墓贼笃信雷峰塔下必有宝物,因此在月黑风高夜时,常常到此处开凿雷峰塔的塔基。
他们都相信只要自己挖出来深藏的文物,必定能在黑市中发财。
就这样,或是盗墓贼团伙有心盗掘,或是杭州城百姓们的无意挖取,又或是在岁月的洗礼下,雷峰塔最终还是坍塌了。
在《白蛇传》的传说中,白素贞想要重获自由有两个方法:一是西湖水干涸;二是雷峰塔倒塌。
而在雷峰塔倒下后,白素贞也没有出现。
可以见得,传说就只是传说,许仙和白素贞凄美的爱情故事,也只是古人出于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,而创造出来的文学产物。
但在《白蛇传》中,除却许仙和白素贞,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:法海。
不过法海可不是虚构的人物,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。
法海其人
法海这个人的的确确是存在过的。法海俗名叫做裴文德,他的父亲是唐朝的宰相裴休。
这不禁让人有所疑惑了,为什么堂堂宰相之子不愿步入官场。
毕竟他的父亲是当朝宰相,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只需动用几分人脉关系,便可以平步青云。
他为何是遁入红尘,出家当了和尚呢?
根据杭州的《金山寺志》所记载的,裴文德或许并非是自己愿意出家去当和尚的。
唐宣宗年间,皇子久病不愈。当时裴休已经捐款在湖南省内修建了一所寺庙:密印寺。
皇帝也是十分焦急,唐朝时佛教文化盛行,有当时的高僧认为,皇子是因为在受所谓因果报应的折磨,因此才重病缠身,只消熬过此劫即可。
或许是出于皇帝的指示,又或者是为了解皇帝的燃眉之急。
裴休最后决定把自己的儿子裴文德,送去密印寺剃度出家。他们企图以此方式让裴文德替重病的皇子祈福祝祷,以此求得皇子病愈。
裴文德当时也只是吟诗作对的官家少爷,他对于自己出家一事其实是不愿意的。
但父命和皇命都难以违抗,他也只得前往密印寺苦修。
在密印寺修行出家的日子,无疑是艰苦的。他的师傅是当时的灵佑禅师,师傅时常让他挑水砍柴,做些粗笨的苦力活。
这种生活持续了将近三四年,此时的裴文德也被称为“法海”好几年了。
日日做些体力活,对于法海而言确实难以吃得消,毕竟他曾经也是养尊处优的官家少爷。
一日,法海在为其余师兄弟挑水之时,随口抱怨了几句。
大意是这些苦行僧,吃他这个翰林书生辛苦挑来的水,怕是受不起。
这却是一语成谶了,此后寺庙上上下下吃完斋饭都倍感不适。
灵佑禅师得知此事后,却没有怪罪法海。
只是在打坐之时喊来了法海,对着法海说道:“老僧打一坐,能消万担粮”。
此话一出,却像是点化了法海一般。不仅消去了寺院众人的腹中不适,也让原本浮躁的法海就此静下心来,只一心苦修了。
不久后,法海禅师开始了自己的闭关修行。
这一闭关长达三年,这三年间,世间俗事皆未曾惊扰过他。
三年之期圆满,灵佑禅师便到法海禅师闭关的地方静候法海出关。
这说来也玄乎,紧闭的关门未曾被开启,法海却已经从闭关的密室中出来了。
这在佛教修行中意味着,法海已经修禅大成了。这一消息传出后,附近的僧侣和百姓都慕名前来拜访法海禅师。
应接不暇的人前来拜访,不利于静心修行,也容易扰动佛家弟子的净心。
灵佑禅师经过再三考虑,最后决意让法海离开密印寺,前往江西修禅。
法海自然是从师命,没多久便前往江西一带的山中苦修。
在山中修行之时,他甚至意外发现了两晋时期的修道场遗迹。
这一发现自然有益于佛道的传播和弘扬。
法海禅师向外界宣布了此事,并且表示自己会重新整修道场,让佛道得以在各地得到弘扬扩散。
据传,在道场挖掘地基中,竟然发现了一批黄金。这些黄金价值不菲,法海也早已脱离俗世,自然不屑于沾染这些俗世的财物。
因此法海把这笔金子交予了镇江的太守,太守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,最终朝廷以这笔黄金作为资金,修筑了道场。
法海似乎至始至终都与白蛇无关。
史书中只是记载过,当时有一条袭击百姓的白蛇,最后被法海禅师驱赶进入江河中。
或许这便是法海和白蛇产生关联的起源。在无数人的口耳相传和创作下,竟然演变成了凄美的《白蛇传》。
既然雷峰塔并非法海禅师所修建的,但毕竟雷峰塔是明晃晃存在过的,那么修筑者究竟是谁?
雷峰塔真相
关于雷峰塔的起源,其实史书典籍上也是留下文字信息的。
根据史料的记载,公元975年,吴越国国主钱俶,为了挽救早已无力回天的国家运势所建造的。
当时正值五代十国时期,这可谓是华夏五千年以来,最为动乱的时期之一,虽为五代十国但局势又是乱七八糟。
吴越国位于江浙地区,国家虽然小但却是块小小的富饶之地。
吴越国国主受佛家文化影响,连带着国民上下也都是信奉佛教。
一时间佛音传遍吴越各地,甚至于为了遵从佛家文化,吴越国的国君一直未曾自立为王,而是依旧以中原孱弱的宋朝天子为尊。
在动乱年代下,除却兵强马壮,并没有什么可以依仗的。
吴越国国力薄弱,到了钱俶即位之时,吴越国早已是无力回天了。
内忧外患接踵而至。此时的钱俶把希望寄托在全国上下都信奉的佛教身上。
他希冀于通过修建寺庙为吴越国祈福,祈求神明的庇佑,让吴越不被灭国。
但历史告诉我们,国家兴盛或者消亡,从来都不是靠领导者的无力祈福。
最终,吴越国在雷峰塔完工一年后,便亡国了,雷峰塔也变成了亡国产物。
在当时建造工艺和取材的限制下,雷峰塔主要是由木头搭建的。
工匠们靠着就地取材的木材,最终耗费一国国力修筑出了雷峰塔。
但在北宋末期,山河动乱战争四起,战火把木制的雷峰塔烧毁不少。
近二十年后,南宋得以喘息,因此又重新维修了被焚烧过的雷峰塔。
但到了明朝,入侵的倭寇为了打击明朝的军队,又是对着雷峰塔放了一把火。
到了明末清初,话本小说在民间可谓是风靡。《白蛇传》的故事原型又是以雷峰塔作为剧情建构的,当时的老百姓们深信,白素贞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。
他们为了让白素贞逃出雷峰塔,让其得以和许仙再续前缘,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。
百姓们纷纷前往雷峰塔挖取雷峰塔的塔砖,他们试图以此破坏雷峰塔,释放可怜的白娘子。
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,雷峰塔终于倒塌了。
在雷峰塔倒塌后,也无人对其进行维护整修,直到建国后才有所行动,但也为时已晚了。如今我们能看到的雷峰塔也只是残存的遗址而已。
21世纪初,受国家的委派,有一批考古专家和学者,受命到杭州的雷锋塔遗址处进行考古。他们到此也是为了查明雷峰塔下掩埋的真相。
雷峰塔下掩埋着什么无人可知晓。唯有把雷峰塔底下清理出来,世人才可以知道雷峰塔所隐藏的真相。
2001年的冬天,考古专家们在到达杭州后迅速进行考古发掘工作。由于雷峰塔倒塌已近百年时间,尘土木头等把雷峰塔旧址掩埋得像一座小山丘一般。
靠人力清理显然是不行的。考古队立刻联系了挖掘机、推土车等部门进行合作援助,即便如此也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,才将这些废弃的土块木头清理完毕。
传说中雷峰塔下深埋着金子,在清理过程中却并未发现金子的迹象。
这想来也是百姓们的以讹传讹了。为何说是塔下深埋着金子呢,也有一个民间的说法。
杭州地区的百姓们说着土杭话,也就是说,大部分民众也大多说的是方言。
或许当时塔下埋藏的是经书。但老百姓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中,就误传成了雷峰塔下埋着金子,此“经”却非彼“金”。
虽然并未发现塔下有什么黄金,但专家们却在雷峰塔废墟下,发现了几块石碑。
这些石碑在倒塌之时被破坏了不少,但专家们却也在有限的线索中,发现了关键的信息:雷峰塔下有着地宫。
除此之外,碑文还记载了另外一个震惊世人的信息,地宫里还保存着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头发。
这个信息让专家们即是疑惑又是震惊。
怀着疑惑的想法,专家们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发掘。
在历经数日的细心清理和挖掘,最终终于找到了雷峰塔地宫的入口。
在发现雷峰塔地宫入口后,考古专家们第一时间,向相关的部门汇报了此事。
当然这一重磅消息也牵动了媒体和大众们的心。
当地的电视台在和考古部门沟通后,决定在现场直播地宫的开启和发掘。这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事。
在决定开启地宫后,考古部门也是做好了详细的准备。
许多墓葬至今未曾发掘,正是因为考虑到文物的保护问题。
这些文物一般储存在密闭空间中,一旦打破这个密闭的环境,便会使得文物氧化甚至遭到毁坏。
在经过数日的准备后,地宫终于开始了现场的挖掘开采和直播工作。但在搬离地宫的封石之时,却出现了一个意外。
起重机在吊离石头之时频频出现故障,操纵机器的工人也十分地不解。
之前也并非没有吊离过比封石更沉重的物体,但都未曾出现此类状况。但这些小插曲并不能影响正常有序的地宫发掘工作。
在先后把封石和石板吊离后,地宫终于是露出了一个入口。
虽然雷峰塔被盗墓贼多次盗掘和破坏,但好在地宫里的文物,都依然完好无损。
随着电视台镜头的推进,映入眼前的是一个铁盒子。
这个铁盒子就静静地,被放置在地宫的正中间,似乎正在等待着后世之人来发现它一般。
经过一番操作和小心翼翼地拿取,最终专家们取得了这个特别的铁盒子。
在这个铁盒子里,正是存放了一尊无比珍贵的玲珑宝塔。
残破碑文中提及的佛祖头发,或许就存放在这个宝塔之中。
塔内还有一块五代十国时期的铜制镜子,这也证明了雷峰塔历史悠久,正是五代十国时期修筑的佛塔。
为了更加顺利地发掘地宫里的文物,专家们决定把地宫的墙面拆除一部分,以此扩大地宫里的狭小空间。
在空间扩大后,专家们在地宫里发现了一尊宝相森严的佛像,这尊佛像工艺繁琐,并且皆为鎏金所制,非常地珍贵。
在雷峰塔的开采工作告一段落后,老百姓们也相信了雷峰塔下,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白蛇。
传说终究只是传说,即是口耳相传也不能成真。
但戏剧性的故事仍在发掘现场被流传出来。据现场的民众说,看到雷峰塔废墟下有着一只白色的蜈蚣,但没过多久却消失不见了。
传说虽然是传说,但是雷峰塔和塔下的文物却都是真的。
作为民众,更要保护好历史悠久的文物和文化遗迹,不应私自破坏。
雷峰塔的倒塌,不仅是因为自然界的风雨侵蚀,而且也离不开人们对雷峰塔的破坏。
对于中华民族而言,这都是五千年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。
发布于:天津市